2021全行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23.6万亿元

2022-02-12

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285亿元,同比增长14.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全行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236279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软件业收入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速9.5个百分点。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月11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接受央广网书面采访,就行业经济发展前景、如何解决“卡脖子”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央广网: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整体发展的情况如何?能否按细分行业介绍一下。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2021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交织影响的复杂外部环境,我国电子信息全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砥砺攻坚、奋发作为,实现了行业的稳定发展和“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从规模和增速来看,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285亿元,同比增长14.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全行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236279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软件业收入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速9.5个百分点。

从产业投资来看,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2.3%,增速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1.0个百分点。尤其是,近两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投资活跃,实现半导体器件设备、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投资额的大幅增长。

从对外贸易来看,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外贸进出口双双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全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79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增速比上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进口837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从技术创新和支撑带动来看,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在量子计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架构、基础操作系统、卫星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基于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电子信息行业不断为其他产业“赋能”,已成为融合发展的“润滑剂”“加速器”,在推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细分领域发展来看,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态势分化较为明显。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主要细分领域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态势。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上游基础类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如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2.4%、光伏电池产量增长42.1%、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3.3%、光缆产量增长11.6%。另一方面,终端消费类产品和通信系统设备,产量增势缓慢或同比下降,如手机产量小幅增长7.0%、彩电产量同比下降3.6%、程控交换机产量下降2.0%、移动通信基站产量下降39.4%。

二是新兴热点领域加速成长。集成电路领域,尽管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依然明显,但是面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换挡期和产业链重组机遇期,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增长18%左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新型显示领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基地,产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加速改善,国内上游企业逐渐壮大,部分核心装备实现零的突破,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光伏领域,2021年,行业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全年,我国多晶硅和光伏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6.9%和42.1%;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此外,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在技术、政策和市场多重因素驱动下,均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央广网:目前行业有哪些特点?预测一下,2022年,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有哪些利好?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电子信息行业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从2022年的形势来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增多,挑战上升。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存在缺煤、缺电、缺芯、缺柜、缺工等问题;从国际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从电子信息行业角度来说,除共性的宏观环境因素外,技术打压以及行业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备问题,是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方向。

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也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变,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二是我国坚定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将为2022年的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三是我国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以及较多的政策工具将有力防范外部冲击,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从电子信息行业角度来看,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新基建发展,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列为重点方向,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规划,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下游应用行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预计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产和投资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出口也将保持正增长。

上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环保材料接棒汽车电子成主业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