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材料接棒汽车电子成主业

2022-02-12

近期路畅科技(002813)披露业绩预告,2021年公司汽车电子零部件业务销售额持续下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则是连续多年下滑。

而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路畅科技表示,公司上下正在努力拓展业务,积极学习德赛西威等同行的富贵经验,尽快实现业务发展的突破,公司内部正在进行全面调整。就在今天,中联重科(000157)发布公告,与路畅科技相关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拟受让29.99%的股本,转让价款总额约为7.8亿元。后续还将视情况发起部分要约,拟再收购不低于18.83%的股份,最终比例不少于48.82%。按照公告,前述交易完成后, 中联重科将成为路畅科技的控股股东。同时,将被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对于此次收购,中联重科表示,有助于未来发挥公司与路畅科技的业务协同效应,提升双方的业务拓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数据显示,中联重科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27亿元,同比增长2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1.13%。那么,此次收购,中联重科到底看中什么?

六年前,依靠汽车后装导航市场的红利,路畅科技实现IPO上市。巩固并进一步提升在智能车机后装市场的领导地位,也成为这家A股汽车电子上市公司的目标。

而在招股说明书中,该公司也指出,如果未来国内车载导航产品的前装率大幅提升,将会挤压后装车载导航产品的市场空间。后果就是后装市场规模下滑,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此后,路畅科技开始从单一车载导航产品线向ADAS、车联网等细分领域延伸。同时,前装市场成为该公司的首要战略,并推进液晶仪表、360全景、电动尾门、T-BOX、ADAS等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前装开拓。到了2019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汽车消费理念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汽车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已经基本结束,新车市场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与此同时,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增量市场的新赛道。比如,车机的前装搭载率也进一步提升,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国内新车前装搭载车载导航上险量为983.79万辆,前装搭载率达到51.58%。但路畅科技出现了上市以来净利润的第一次亏损。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1.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2亿元。

同时,该公司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上也开始缩水,当年投入金额仅为5634.8万元,同比上年下滑24.33%。这与该公司全力拓展前装市场的战略并不相符。按照公告显示,由于前装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前装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同时,由于前装的产品开发需要高资金投入、技术密集、回报周期较长,存在业绩体现不及预期的风险。而在2017年,路畅科技还参与投资了路畅智能(分别为深圳和东莞两家公司),目标是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储备和车联网技术服务等产品线。两年后,作为全资子公司,东莞路畅智能拟向安通林集团受让控股权。

不过,东莞路畅智能股权转让最后不了了之。而深圳路畅智能也更名为武汉路畅智能,公司法人代表、部分高管也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2019年东莞路畅智能营收为4.25亿元(通过接盘路畅原东莞子公司资产和业务),净利润为亏损2454.95万元;2020年营收则降至2.02亿元,净利润亏损则放大至4131.02万元。

上一篇:2021全行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23.6万亿元
上一篇:两江半导体产业园虎年“加速跑”
联系我们